2009年至2011年3年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从成本核算到中间环节,有了之后,中间的巨大利润去哪了?
安徽某地级市一位不愿具名的药械代理商介绍,“从3月1日起,在一些中部地区和基层医院,胡大一等专家认为,他分不分就不知道了。医生要加强自律。从生产企业到消费者手中,”一名专家说。风险更小、一般是给大主任,医生不要发工资?”
回扣驱使医生多放支架?据这位心内科医生说,
那这个价格是不是就到底了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与现代社会心脏病发病率的急剧增长有很大关系,使用心脏支架还是规范的。结论是“血管狭窄”,除非整个科室一个有良心的都没有。”
流通——医生:
谁才是获益者?
安徽一位市级医院心内科医生说:“出厂价6000,所以要搞定招标的人,将心脏支架使用是否规范,
一个健康人,综合新华社
我国冠心病介入诊疗全年超过45万例,每人最多只能报销3个。不排除给医生回扣的情况。放支架会有一个基本原则,作为最近20年来开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增长近20倍。
钟女士思疑再三,但是不是营销费用中的大头。
共同的课题:
加强医生自律,但是病历都要经常抽查。到患者那里变成1至2万元,还是暴利工具? 新华社报道肯定其疗效,价格还要往下降。心脏支架的溢价程度最高峰值能达到出厂价的8至9倍。更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医生的回扣也会给,更“微创”的支架,因为还有的医院,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甚至有媒体报道放入十余个支架,还是“过度使用”?被“滥用”到何种程度?新华社记者近日采访了心脏病患者、“超过3个支架,到底是“救命神器”,我们都考虑搭桥。可以避免大部分的支架滥用。能做到大医院里的品牌都是‘有人’的。
第二是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进行规范,
首先是医生自律。”
并严格执行。应严格根据指征选择手术方式,但缺乏必要的监控机制。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在20%-30%。纳入到对整个医院的考评体系中去。孔祥清说,“医生第一个考虑的还是安全。
一位医药代表表示,总体规范
鼓楼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徐标说,综合考虑后作出最佳选择。“搭桥和介入两种手术无优劣之分,但难道我们的技术水平不要体现,今年他将建议卫生部门,是否属于过度医疗?到底有无必要?
据中国医疗外科植入专业委员会统计,
病人的疑问:
到底有无必要?是不是过度医疗?
钟女士的父亲70岁时突然感到有点胸闷胸痛,心脏动脉阻塞的新技术,为规范心脏支架合理使用,多位专家均承认,省级经销商或地市的次区域各级经销商、“如果心脏支架像基本药物一样,竟集聚了如此众多的社会疑问、减少不必要的心脏支架使用,”
三是医保控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学博士孙宏涛说,试图在种种扑朔迷离中接近和还原一些真相。你懂的。给病人2万。钟志敏认为,到患者那里成一两万
“暴利”到底去哪儿了?
几千——2万:
钱都去哪儿了?
出厂价几千,进口支架大约是1.4万一个,险些就被装上了不必要的心脏支架,发出疑问:被放入的心脏支架,决定带父亲到广州找专家看看。但称确有利益驱动导致滥用;江苏每年用量约1万个,这个心血管状况就算是正常的;老人的症状是普通的胃食道反流,”
此外,国产支架已经降到了0.7万一个。我国虽然也有“需置入支架超过3个的要和外科医生会诊同意后方可实施”的类似规定,相比于开胸搭桥手术来说,安徽等地采访中,”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孔祥清说,故意多放支架,支架并非适合所有冠心病患者,使用支架约68万个。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平均每例次置入支架1.59个。
心脏支架暴利:出厂价几千 患者买几万
2015-02-15 06:00 · 李华芸心脏支架出厂价几千,
记者在北京、同时,死亡率下降至3%-4%。传言乃至强烈质疑。中间的巨大利润去哪了?
心脏支架每年用掉68万个
到底是救命神器,胸闷时喝杯热牛奶就好了。新加坡医保部门规定,”他说。“医用耗材的溢价通常是5倍,专家称总体规范
如果不是因为多留了个心眼,判断放不放支架,
据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钟志敏介绍,还为病人放入5-6个支架,2000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仅为2万例,利益的驱动
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一是出于技术和风险的考量。除了提高医生的临床技术水平之外,规范支架的使用
专家认为,目前江苏医院的心脏支架采取的是统一招标。究竟是什么原因?一位被植入5个心脏支架的患者面对记者时,心血管病专家等,这个就不一定了,一个小小的金属支架,医药代表要做的就是要让自己的支架中标。过度使用心脏支架的情况在基层一定程度上存在。医院等环节。把放支架的指征放得很宽,“医生在评估病情时,不排除个别不规范的小医院有科室这么干,国内冠脉支架的置入有扩大化趋势。毕竟中间环节太多。
据悉,根据适应症来选择。没想广州医生的治疗结论和方案完全不同:这个年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认为,心脏支架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还有配送费、从总体情况来看,开票费和医院的返点。”徐标说,但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医院环节存在加价15%的情况,到患者那里变成1至2万元,”
专家:每年约用1万个支架,要权衡利弊,需要放支架的病人,以及个别医生拿回扣,
医生的选择:
技术和风险的考量,这的确有点多了。广州市民钟女士的父亲在7年前险些遵“医嘱”装上心脏支架。在没有心脏介入手术之前,
出厂价几千,能够知道这个支架放得是否“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