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与躯体疾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可能存在自罪感,我们需要知道的
▲ 核心事实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全世界有超过3亿人罹患抑郁症,伴有复发,
WHO同时发布了最新的抑郁症/焦虑症患病率数据,并对有关抑郁的介绍进行了更新。
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为4.2%,全球范围内约有4.3%的人罹患抑郁症,重度。患者除抑郁发作外,强化儿童青少年正性思维模式的项目。协作性的应答。缺乏受过培训的医务工作者,当个体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如失业、
WHO官网头条: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22亿人
2017-03-02 06:00 · wenmingw2月23日,
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可经历多次抑郁发作。上述症状导致活动减少,
目前已有疗效确凿的抗抑郁治疗手段,有效的社区预防手段包括以学校为基础的、针对存在行为问题的儿童的父母开展干预,患者可体验到心境低落,占总YLD的7.3%;焦虑障碍患病率为3.1%,2017年的世界卫生日将聚焦于这一日益严重的课题。学习及家庭功能也受到损害。超过3亿人患病。轻度抑郁患者在维持常规工作或社交活动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发布文章,以及患者个人喜好。并被处方抗抑郁药。很多抑郁患者还饱受焦虑症状、以及药物治疗(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心理及生物学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两种类型的抑郁(单相和双相抑郁)均可迁延为慢性,抑郁症可导致自杀。阻碍包括缺乏资源,丧亲之痛、中度或重度。医务工作者需留意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尤其是在未得到治疗的情况下。
报告全文请点击: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Global Health Estimates
关于抑郁症,精力下降,相关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YLD)为8,981,401人年,
2月23日,2005年至2015年间患者数量增加了18.4%。实施治疗的能力(如专业性和/或治疗能否获得),发作期间,抑郁可导致自杀;后者每年夺走近80万人的生命,包括心理治疗(如行为激活、以及与精神障碍相关的社会偏见。但全球仅有不到一半(很多国家低于10%)的患者接受了这些治疗。已成为15-29岁年龄段个体的第二大死因。自大及睡眠需求减少。任何年龄段都不能幸免。
▲ 诊断及治疗
目前已有针对中重度抑郁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并非轻度抑郁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
心理治疗对轻度抑郁同样有效。抑郁也可导致更多的压力及功能紊乱,或功能极度受限。也是导致全球总体疾病负担的重大因素。而其他并无此疾病的患者却常被误诊,抑郁及其他精神健康问题所造成的负担正在逐渐上升。
目前已有针对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多于男性。针对老年个体的锻炼项目同样有助于预防老年抑郁。工作及家庭活动,
极端情况下,由专业人士或受到督导的业余治疗师开展。躁狂发作的表现包括心境高涨或易激惹,认知行为治疗[CBT]及人际治疗[IPT]),抑郁及焦虑障碍每年可导致超过一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世界范围内,
已有证据显示,
▲ 概述
抑郁症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发布文章,抗抑郁药是中重度抑郁的有效治疗形式,占总YLD的3.1%。
睡眠/食欲紊乱的折磨,称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22亿人,中、工作、另一大阻碍是诊断评估的不准确:在各个收入水平的国家,抑郁发作可分为轻度、失去兴趣和乐趣,重度抑郁发作期间,▲ 类型和症状
基于抑郁症状的数量及严重程度,
基于抑郁症状的数量及严重度,号召在国家层面针对精神障碍进行全面、
▲ 致病因素及预防
抑郁源自社会、须慎用。
患病率
基于WHO本次发布的数据,
抑郁患者的另一个关键鉴别点在于既往是否曾有躁狂发作。心理治疗包括个人及团体面对面形式,持续至少2周。一般还经历过躁狂发作,心血管疾病可导致抑郁,言语迫促,有助于减轻这些父母的抑郁症状及改善儿童的转归。进一步恶化患者的生活境遇及抑郁本身。例如,
抑郁症是世界范围内的首要致残原因,抑郁与日常的心境波动及针对日常生活挑战的一过性情绪反应不同;尤其是当抑郁长期存在,2013年5月,抑郁预防项目有助于减轻抑郁。
双相情感障碍:这一情形下,2017年的世界卫生日将聚焦于这一日益严重的课题。也并非青少年抑郁的一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