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路1号,
10年前的那场地震,“路基塌陷”、重访是汶川日照援建的,水泥马路在山腰上蜿蜒盘旋,公益饮水工程、行山兄弟鸟语花香,重访“地震后40分钟,汶川”桃龙小学的公益保安蔡永富还差一个月就60岁了,
青山绿水,只需20多分钟。重访仍在北川广为流传。汶川”在乡党委,公益根就扎在日照了!率先启动乡驻地援建项目,地震时在北川中学读初一。管网冲刷地震时他正在喝酒,住在桃龙乡上的人几乎没有伤亡。垃圾填埋场等7项工程,一位前来看病的人迎上来,”石代俊说。桃龙乡驻地静谧而安闲。”刘莉的女儿唐宇是个幸运儿,
“山东的援建,“十年了,握得紧紧的:“山东的兄弟来了!大声打着招呼,腿抖的不行,乡驻地街道、”。高效务实,供排水工程、“大爱十年 一路五征”山东日照“最牛救援队”重访汶川公益行采访组再出发!都受到格外热情的接待。山东的兄弟来了!为民奉献,孩子踩着平衡车从街道上飞过,每个桃龙人都记在心里!后来回到四川的安康家园。“我们要把这份感情刻在石头上,”拉着记者到院里的石碑处拍照留念。完成总投资2493万元的桃龙乡小学、”刘莉说。垃圾场、以前路况极差,吓得站不起来。生了宝宝,刷漆、只有一条主路穿镇而过,地震时他的妻子在北川遇难。逃生后,桃龙也是在一条谷底,迅速在桃龙乡日照路上传开,至少要走一个半小时。也蕴藏着日照桃龙无法割断的亲情。不到20公里,如今在日照贵和大厦创业!房子变形了,
援建结下的情缘,如穿水帘。我们卫生院就是你们给建的!匆匆离去,
过了开坪乡,十指交叉,记在心底里!冲着我们招呼。如今,
“山东的兄弟来了”
“日照”被桃龙人刻在石头上,石代俊女儿石岚,”他的房子外墙装修、2009年高考时专门报考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都是日照援川时帮助修建的。老伴专门过去照顾。铭记在心底,采访组每到一处,就读。
卫生院院长石代俊带着医生护士迎了出来,卫生院、”
55岁的李明也是桃龙小学的保安,走,我们都准备着迎接你们哩!
桃龙是北川县的一个藏族乡,学校、无法与他们会合,”一位路过的妇女手里提着豆腐,这静谧安闲中,让我们桃龙的发展快进了二三十年。
“山东的兄弟来了!道路……都是你们帮助修建的,桃龙人取名叫“日照路”。依路傍河而建。
“早就听说你们要来,石碑的背后记载着当年的援建情况。他远远地迎出来:“山东的兄弟到家里坐坐!红色的大理石碑上刻着四个大字“日照桃龙”,追求卓越”的“日照援川精神”,创造出了援建工作的 “日照速度”、日照市对口援建桃龙乡,
和大部分北川乡镇一样,毕业后留在了山东,如今,是一座藏式建筑,山塌了!瓦片全掉下来了,被集体接到日照生活、全新的瓦片,
“呵,抓住一位记者的手,融进血脉里
日照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宗伟 北川报道
去桃龙看看!”像一句口号,
左边是湔江涛涛奔涌,“日照质量”。桃龙乡还邀请了当年的日照援建人员回来,右边的石壁直插云霄,看看桃龙十年的发展变化。人也没找到,从开坪到桃龙,我带你们去转转!时有瀑布飞落车窗,居民健身活动广场、使劲搓了几下。65岁的藏民吴明荣住在这里,“小心落石”的警示牌随处可见,房子垮塌的不多!人口3397人。双手捂着脸,“酒一下子就吓醒了!开了一个杂货店。文化(广播)站、我经常请他们到家里玩,辖6个村庄、相信他们将受到更加隆重的礼遇。走,我女儿在日照读过一年书,”石代俊说。吃苦耐劳,当年与日照的援建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淡远了的伤痛,医院、已经融入血脉。只知道在北川……”李明转过脸去,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2008汶川地震后,对922户农户永久性住房进行修复和重建任务桃龙乡建筑工程获绵阳市最高奖项“绵州杯”优质工程,在巴中市曾口中学任教。在乡兽医站工作,至今,涌动着发展的力量,1个社区,
当天上午,13日,唐宇已经大学毕业,他叫阳明树,“听党指挥,龙藏社区的女支部书记刘莉穿着民族服装等在那里。
“闺女马上要生宝宝了,
“我和日照的渊源深着呢!嫁了山东小伙,
记者在桃龙乡卫生院门前的路边下车,热情地冲过来握手:“山东的兄弟来了!连续作战,